![]() |
|
![]() |
【主要原料】:海馬、紅參、肉蓯蓉、菟絲子、枸杞子
【適用人群】:易疲勞者
【用法與用量】:每日1次,每次1-2粒。
【注意事項】:少年兒童、高血壓、心臟病人禁用。
海馬:
海馬(Hipp∞ampus)為海龍科動物,性溫、味甘,是名貴的強壯補益中藥。全世界海馬屬約有30種。海馬藥用歷史悠久,早在梁代陶弘景《本草經(jīng)集注》中已有記載,時稱“水馬”。公元739年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首次使用海馬之名。歐洲從18世紀開始將海馬入藥。
《本草綱目》記載“海馬雌雄成對,其性溫暖,故難產(chǎn)及陽虛多用之,如蛤蚧、郎君子之功也” 。
《本草拾遺》中記載海馬味甘,性溫。入肝、腎經(jīng)。功能:補腎壯陽、調(diào)氣活血。主治:陽痿、遺尿、虛喘、難產(chǎn)、癥積、疔瘡腫毒!
現(xiàn)代研究表明,海馬含有鈉、鉀、鈣、鎂、鐵、錳等12種元素;亦含有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等22種氨基酸。具有強身健體、補腎壯陽、舒筋活絡、消炎止痛、鎮(zhèn)靜安神、止咳平喘等藥用功能。
紅參:
紅參是參的熟用品,其加工方法是經(jīng)過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紅參在蒸制過程中,因為熱處理會發(fā)生化學反應,成份上發(fā)生變化,生成水參及白參不俱有的新的成份,即紅參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質(zhì)G-Rh2,Panaxytriol,maltol等。G-Rh2、Panaxytriol有抑制癌細胞增長的作用,maltol俱有抗氧化作用。
紅參俱有補氣、滋陰、益血、生津、強心、健胃、鎮(zhèn)靜等作用。紅參具有火大、勁足、功效強之特點,是陰盛陽虛者的首選補品,醫(yī)藥上治療虛脫或強補多用紅參。
肉蓯蓉:
肉蓯蓉含多種環(huán)烯醚萜類化合物,有肉蓯蓉素 (cistamin) ,肉蓯蓉氯素(cistachlorine) 及肉蓯蓉甙 (cistanosides) A、B、C、D、E、F、G、H、 I,以及decaffeoylacteoside。并含D-甘露糖、β-谷甾醇、琥珀酸、β-谷甾醇葡萄糖甙。有補腎助陽,潤腸通便的作用。
菟絲子:
菟絲子含樹脂苷、糖類、黃酮類化合物等。中醫(yī)講味甘,性溫。歸肝、腎、脾經(jīng)。對補腎固精,養(yǎng)肝明目,止瀉,安胎有較好的作用。
枸杞子:
枸杞子含甜菜堿、多糖、粗脂肪、粗蛋白、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維生素C、煙酸及鈣、磷、鐵、鋅等元素。具有升高外周白細胞、增強網(wǎng)狀系統(tǒng)吞噬能力,有增強細胞與體液免疫的作用;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還能抗衰老、抗突變、抗腫瘤、保肝又降血糖等。
味甘,性平。歸肝、腎經(jīng)。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