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價簽事件尚待最終處罰
家樂福17年中國之旅前路何方
本報記者 王超
家樂福再現價簽事件
12月初,一位消費者向山西省太原市物價局舉報,在家樂福長風店購買天津產200克袋裝“高樂高”食品時,標價簽標示的價格為11.90元/袋,實際結算時卻為14.80元/袋。太原市物價局檢查后,不僅證實了此事,還發(fā)現該店存在“價簽標示的產地、規(guī)格與實際不符”,“使用誤導性語言、文字”,“價外饋贈商品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數量”等價格欺詐行為。截至記者發(fā)稿時,該局尚未對此作出最終處罰。
時隔兩年,家樂福再現價簽事件,這家1995年進入中國的世界第二大超市企業(yè),近兩年來因為各種負面新聞而多次處境尷尬。
2011年1月,因為旗下數十家門店涉嫌價格欺詐,家樂福遭到國家發(fā)改委的重罰。國家發(fā)改委以最高罰款額度50萬元為限,共對其11家門店罰款550萬元。
據太原市物價局有關官員透露,太原長風店是家樂福在山西的第一家店,剛剛開業(yè)一年。盡管在全球擴張的腳步有所放緩,但家樂福在中國仍然保持著每年新開20多家店的擴張速度。截至今年12月,家樂福在中國已經開了220家分店,總數比法國本土還多。
家樂福中國區(qū)公共事務副總裁戴瑋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解釋,家樂福長風店之所以出現“高樂高”價簽失誤,是因為之前這款產品在促銷期每袋賣11.9元,但消費者購買時促銷已經結束,工作人員沒有來得及更換價簽,而結算終端已經恢復原價,結賬時顯示每袋14.8元。
“這是工作疏忽,并非有意為之。”戴瑋說,家樂福每家店有8~10個價簽,都是手工更改的,一旦大意就可能出現有些價簽與電腦終端價格不符的情況。
戴瑋認為家樂福應該承擔相應責任,“家樂福的慣例是5倍差價賠償!彼嘎叮录l(fā)生后,家樂福開始自查,對價簽做拉網式的排查。
家樂福的中國之旅
北京東北三環(huán)的國際展覽中心曾是對外開放以及各類商貿活動的一個窗口,也是北京的核心商業(yè)區(qū)之一。17年前,家樂福就是在這兒開了第一家中國分店。此后,家樂福的門店逐步走向各地,家樂福也成為中國最知名的商品超市之一。
家樂福在中國的17年,正是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17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在這期間成倍增長。 2002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8萬億元,2011年增長至18.4萬億元,年均增長16%,國內消費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中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用40年時間實現了第一個萬億元,近10年先后突破了5萬億元(2003年)、10萬億元(2008年)、15萬億元(2010年)大關。
搭上中國經濟的快車,首家進軍中國的外資零售企業(yè)家樂福在中國的擴張一直順風順水。其商品布局擺放、促銷等經驗領全國之先,堪稱國內大型超市“教父”。
家樂福也是中國化非常成功的外資企業(yè)。
據戴瑋介紹,家樂福中國區(qū)員工98%以上是中國人,在中國63個城市里經營4萬多種產品,覆蓋5億消費者。家樂福在各地吸收中資入股,入股比例可達35%~45%。
家樂福甫入中國是在1995年。當時中國尚未加入WTO,也未完全開放零售業(yè),家樂福那時已經相當活躍,閃轉騰挪,在2004年商務部兌現入世承諾,放開商業(yè)管制之前,家樂福在中國已有不少門店。
近年,隨著門店數量增多,家樂福的價簽問題、供貨商問題不斷爆發(fā)。2010年底家樂福將康師傅方便面下架更是將與供貨商的矛盾推向了高潮。
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新總裁唐嘉年已經開始調整了對待政府部門的態(tài)度。家樂福提供的一份文件中說,家樂福跟中央政府、省級政府以及家樂福所在的63個城市的市政府保持良好的關系尤顯重要。而唐嘉年傾注大量的工作時間和各級政府保持溝通,家樂福中國另有70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和政府的聯絡工作。
家樂福不會退出中國
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人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但崛起的中國零售商,尤其是電子商務企業(yè)擠壓了傳統(tǒng)零售業(yè)的空間。
在2011中國連鎖百強排名中,家樂福排名第七,百聯集團、華潤萬家、大潤發(fā)等超市銷售額均是家樂福的兩倍以上。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非常具有想象力,天貓、京東商城、當當網已經滲透進人們生活,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系年交易額已經突破1萬億元,僅此一家占全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5.4%。這些商品,很多原本都是來自超市渠道。
家樂福老對手沃爾瑪在電子商務化方面走得更快,入股網上超市一號店并增持股份至51%實現控股,布局網上商店。相對而言,在電子商務化方面,家樂福表現比較遲鈍。
家樂福的變化是,收縮其他地區(qū)戰(zhàn)線以集中優(yōu)勢。
根據家樂福2011年財報,亞洲僅占其銷售總額的9%,而飽受經濟危機影響的歐洲則占據了它72.4%的業(yè)務。家樂福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不絕于耳。
而在戴瑋看來,家樂福撤出中國是不可能的,重視成長型市場是家樂福的戰(zhàn)略。她在各種場合表達了“家樂福將堅持在中國市場長期與發(fā)展”的堅定決心。
近期,家樂福關閉了哥倫比亞、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分公司,這些分公司占全球營業(yè)額的4%。此舉為集團贏得了28億歐元的現金流,這些資金將用于法國、巴西和中國三大市場的投資。
一個例證是,家樂福集團總裁喬治·普拉薩在2012年底來到中國,在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進行了4天考察。他表示,“今年我們在中國新開了21家店。2013年,我們預計新開24家”。
戴瑋說,家樂福對中國市場有信心,將立足中國發(fā)展。在中國保持同樣的發(fā)展速度,未來會更多進入中國的二三線城市。
本報北京12月2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