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zhì)量萬里行
文/劉國學(xué)
我家有位自稱很理性的消費者,可她但凡步入商場,也就轉(zhuǎn)型了。
前些天,恰逢一商場店慶,我們?nèi)ベI些需要的東西(至少開始是這么打算的)?吹侥切┨嶂蟠〈叱錾虉鲩T的人,妻悄聲說:“我們要理性購物,可別像他們。”
走進商場門,她把一切都忘了。先直奔女裝柜,還好,只是看中一件198元的外衣。可商場醒目的宣傳語提醒了她:還差2元就能返40元了!再看看,還有什么需要的。就這樣慢慢地入了甕。羊毛衫、掛鐘、文化用品、女鞋,這些又是打折,又是返券,原本沒列入購物計劃的都在便宜的感嘆中紛紛實現(xiàn)。最后一算,又返回到差2元的情況。還是售貨員提醒一句,去同別人說說,勻過點兒就可以了?偹阄蜻^勁兒來了,可拿著返券還是要買些東西。我們?nèi)チ顺,一結(jié)賬,現(xiàn)金又交出了33元。
走出商場,我們手里也提著大袋小袋,理性消費者早被商場的店慶活動轉(zhuǎn)型為感性消費者。提著滿意而并不急需的商品,唉,我的腰包又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