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網絡上出現(xiàn)了一些針對重大疾病險的討論,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眾說紛紜的重大疾病險到底是怎么起到保障作用的,消費者又為什么需要購買重疾險?讓我們不妨看一些數(shù)據(jù)。 從1994年開始,我國的醫(yī)療制度改革已走過十余年征程,然而醫(yī)療費用卻仍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增長。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近8年來,我國門診就醫(yī)費用增長了1.3倍、住院費用增長了1.5倍,平均每年門診費用增長13%、住院費用增長11%,均超過了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在最近召開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看病難、看病貴”赫然成為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五大矛盾之一。因此,重大疾病險目前在中國不僅是必需的,而且是消費者對于自身健康與醫(yī)療支出的一道極其重要的保障。 無論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會不時聽到某人罹患重大疾病。雖然醫(yī)療水平在不斷提高,但不少重大疾病不僅會使患者備受精神和肉體的折磨,對患者及其家屬更意味著一場經濟災難。無論是因為自己患重疾無法工作,還是為了照顧罹患重疾的親人而不得不放棄工作,難以承擔的各項經濟支出將會接踵而至,日常開支、抵押貸款、教育支出……而同時,大筆額外的醫(yī)療費用更讓人不知所措。 深圳一位私營業(yè)主戴某對筆者談了他購買重疾險的親身經歷,相信對大家會有所啟發(fā)。因為是個體經營者,戴先生并沒有社會保險,作為家里的經濟支柱,萬一生場大病怎么辦?這一直都是戴先生的一塊心病。2004年,戴先生投保了“友邦守護神”重大疾病險和附加綜合個人意外傷害險。天有不測風云,一年后,戴先生被確診患有鼻咽未分化癌,這對其全家猶如晴天霹靂。從巨大的打擊中清醒過來后,戴先生想起購買過友邦的重大疾病險,遂聯(lián)系代理人申請理賠。這時,因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治療,戴先生的經濟情況已十分緊張,正當全家忙著籌集下一步的治療費用時,戴先生收到了友邦公司送來的22.5萬元的理賠金,這讓戴先生深切地體會到什么是雪中送炭,也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重疾險的作用。戴先生一家既激動又感慨同時慶幸自己當初決定購買了這份重大疾病保險,這筆救命錢不僅緩解了家庭的困境,進一步治療的費用也有了著落。 看來,大病這樣的風險發(fā)生概率不算小,而一旦發(fā)生則損失巨大。作為一個理性的現(xiàn)代人,我們應當使用保險這一工具來實現(xiàn)有效的風險轉移。同時,專家也建議消費者在選購重大疾病保險時,一定要注意保單所承保的疾病種類,因為不同保險公司的保單所涵蓋的病種會有所不同。雖然不同重大疾病保險承保的病種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會包括以下6種主要疾病:癌癥、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外科手術、腎功能衰竭、重要器官移植手術、多樣性硬化及中風。目前,重大疾病保險所承保的疾病種類已超過了30種。同時,重大疾病保險產品還應和其他保險產品結合起來購買,這樣才能讓你的保險合同發(fā)揮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