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相親騙局揭秘
人們在糾纏細節(jié)的同時又不約而同地盯著高收入高職位的群體,當條件足夠好的時候,那些個性化的細節(jié)要求都不成為問題,再個性的要求也難以抵擋物質條件的沖擊。這是網絡相親騙局多的深層社會原因。
相親本來是一件浪漫的事,然而自婚戀交友網站風行之后,越來越多的網絡相親被騙案件被媒體曝光出來,或被當事人在網上揭發(fā)出來,讓婚戀交友網站面臨信任危機。
被騙的人當中有男也有女,男的大多是遇到各種酒托飯托,被忽悠為高消費買單,花去幾百至幾萬元不等的冤枉錢,這類酒托飯托充斥著網絡上的各種交友平臺,婚戀網站、交友網站、社交網站甚至趕集網和58同城等網站都聚集了很多,早已成為網上人人喊打的對象。
以約會談感情的名義專門帶人到酒吧或飯店進行高消費的人俗稱酒托、飯托,在各大婚戀交友網站活躍的這部分人的數量更是驚人,世紀佳緣就宣稱拉黑過3萬個酒托。
上當受騙的人在網上曝光自己的經歷之后,會發(fā)現很多人都跟自己有著相似的經歷,甚至被同一個人欺騙過。這些有著相似被騙經歷的人對網絡婚戀感到失望,對相關婚戀交友網站和騙子深惡痛絕,他們通過網絡集合在一起,建立了集體訴訟QQ群,對相關婚戀網站和騙子大加聲討,搜集相關資料,配合律師調查取證,對發(fā)生欺騙行為的網站及騙子提起訴訟,組織接受媒體采訪,揭露婚戀交友網站的真相和騙子的惡劣行徑等。
記者在調查中對受害者的遭遇感到同情,對騙子的行為和相關婚戀交友網站的做法感到很憤怒,浪漫的相親變成無情的騙局,實在是人生的一大悲劇,所以對受騙者的集體維權行動也是理解和支持的。感情的傷害難于消除,騙財騙色的騙子必須得到嚴懲,相關婚戀交友網站必須負起責任,不能縱容騙子,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騙子的同謀,傷害廣大真心尋找伴侶的男男女女,貽害社會。
相親被騙的個人原因
然而除了感情上的同情和憤怒之外,我們還應該理性地來思考這一問題,網絡相親被騙,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網絡相親騙局的發(fā)生呢?毫無疑問,騙子是騙局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得到法律的制裁。同時由于騙子的資料是虛假的,相關婚戀交友網站沒有盡到核實資料真假的責任,甚至其運作模式有利于騙子的行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包庇了騙子的欺騙行為,所以相關婚戀交友網站也應該負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一個騙局要想成功,除了騙子和平臺外,還需要上當的人,很多被騙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自己的原因促成了騙子的成功。比如男會員大都被女騙子漂亮的外表吸引,或者抱有其他不純潔的想法而放松警惕,被騙子牽著鼻子走,帶到消費場所,等到結賬的時候發(fā)現消費異常偏高,卻由于好面子而忍痛付賬,完成了一個酒托飯托的“生意”。
女會員則往往是被騙子資料上的優(yōu)良條件吸引,比如留學經歷,公務員,國企高管,企業(yè)主,月收入一兩萬甚至三四萬,擁有房產汽車,等等,再有就是外表帥氣,經歷豐富,態(tài)度真誠等。女性會員看到這些優(yōu)越條件的男士后智商往往下降得厲害,被外在條件和騙子的言語迷惑,以致失財失身,釀成悲劇。比如很多被騙的女士都是高學歷,其中不乏留學海歸、北大碩士等,職業(yè)也是高端白領級別,按說這些人的智商不低,也不是單純的小姑娘,可是為什么還是被騙呢?這與她們在相親過程中過于注重外在條件有很大的關系,在包裝好的成功人士面前,她們大多失去警惕,心理防線減到最低,讓騙子乘虛而入,騙財騙色騙感情騙資源等。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知道,女孩在相親時總是對條件較好(職業(yè)、收入、財產、家庭等)的男士更加關注,在網絡這個平臺上,情況也是如此。騙子清楚女孩的這些偏好之后,就會偽造自己的地位、身份、職業(yè)、收入、財產狀況等,引誘女會員上鉤。“當我按自己的實際情況(職業(yè)為小職員,月薪2000~5000元,無房產等)登記的時候,給看中的女會員寫信時回復的很少,可是當我把資料改成行政總監(jiān),月薪10000~20000元的時候,不但發(fā)的信都回了,而且還有好幾個主動發(fā)信過來的女會員出現。”某婚戀交友網站的資深用戶小王這樣說。還有的女人容易被經歷豐富的男人吸引,即使是犯罪經歷,只要打動了她,也很容易讓她沉迷的,不管是什么樣的經歷,只要有就好。“女人最討厭平庸無奇無趣的男人,‘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這話一點都不錯”,所以很多騙子故意偽造經歷,口氣很大,吹噓自己的傳奇經歷以吸引女會員。
婚戀觀念的復雜與趨同
據業(yè)內人士歐陽女士介紹,有網絡第一紅娘之稱的世紀佳緣創(chuàng)始人龔海燕曾說過在其網站上至少要看3000封信才能找到意中人,雖然可能有夸張的成分,但至少說明要找到如意的伴侶要看很多封信,難度很大。
為什么要看那么多信件呢?結合實際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發(fā)現現在的人個性越來越強,婚戀要求越來越個性化,比如有的女孩不喜歡帶眼鏡的,有的男孩不愿意跟喜歡養(yǎng)寵物的女孩在一起,還有對發(fā)型、身高、個人愛好,甚至僅僅是細微的生活習慣也成為限制交往的一個理由。這直接導致了婚戀的難度加大,男女雙方要找到合適的人非常不容易,婚戀觀念呈現出個性化、復雜化的趨勢。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可以發(fā)現婚戀觀念在復雜化個性化的同時,也在趨同化。如果網站資料上的信息顯示外在條件很好,如公務員工作,或企業(yè)高管,高收入,有房車等,就會有很多人聯系,成功率也會大為提高。所以人們在糾纏細節(jié)的同時又不約而同地盯著高收入高職位的群體,當條件足夠好的時候,那些個性化的細節(jié)要求都不成為問題,再個性的要求也難于抵擋物質條件的沖擊。相親觀念中的過度物質化已經嚴重侵害了人們的正常思維,就像《非誠勿擾》上馬諾說的那樣“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
如何避免相親騙局?
所以網絡相親被騙與女會員自身過于注重對方外在條件的觀念有關。當然目前中國整個社會的婚戀觀念都過于注重外在的職業(yè)、財產收入和房產狀況,不能全然怪女會員本身。但是要避免網絡相親騙局的發(fā)生,要解決婚戀網站騙子橫行的問題,除了婚戀交友網站要嚴格審查,盡到自己的義務以及相關管理部門加強監(jiān)管外,會員本身也要樹立更加健康的婚戀觀念,多關注人和感情的本身,不要過分地迷信外在的優(yōu)越條件。
整個社會需要培養(yǎng)一種健康、平實、理性的婚戀交友態(tài)度,單身人士從自己做起,在尋找愛情婚姻時不可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榻闄C構,不管是傳統(tǒng)婚介還是網絡婚介還可以增加對會員的教育指導功能,不但幫助他們尋找另一半,還可以通過培訓、活動等方式幫助單身人士樹立健康、積極的婚戀觀念。
另外,誠信這個不知說過多少次的話題還是要拿出來講一講,在相親的騙局中,婚介機構對資料的審查,管理部門對機構的監(jiān)管都是外在的力量,很難真正完全杜絕欺騙現象。騙子的行為是自己主動的選擇,利用網絡的虛擬大肆騙財騙色騙感情,這已經不僅僅是誠信的問題,而是犯罪。騙子的行為不僅僅對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對整個社會的誠信環(huán)境也造成破壞,擾亂網絡秩序,影響社會和諧,必須得到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