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如今,信用卡已經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來,就餐、購物、旅游等等都離不開刷卡。但是,信用卡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風險性,人們在使用信用卡時稍有不慎,就可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吨袊|量萬里行》提醒廣大消費者,現(xiàn)在正在享受信用卡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一定要提防信用卡可能帶來的損失。
磁條卡的漏洞風險
信用卡的一個主要風險來自于目前所使用的磁條卡技術本身的漏洞。目前國內信用卡普遍使用磁條技術,利用磁條記錄客戶信息,用戶只要在POS機或ATM機上刷卡,就會在機器上留下該銀行卡的磁條信息。
由于磁條信息有固定的格式,一名熟悉信用卡制作流程的技術人士,可以通過卡號、使用期限等,按照格式復制出磁條信息。在同一批卡中知道了其中一張卡的磁條信息,也能推算出其他同批次卡的基本資料。
另外,假設有人在POS機上裝上一個盜卡裝置,就能輕松獲得客戶的磁條信息;甚至有的網站專門出售磁條信息,通過讀卡器將它掃到白卡上,再打上卡號,就克隆了一張信用卡。
而對于持卡人來說,最好的應對信用卡盜用的方法恐怕就是開通手機短信提醒功能,一旦發(fā)生異常情況馬上致電銀行。開通短信提醒功能,有助于持卡人馬上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銀行就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止損。
當然有不少專家想出使用芯片的方法,不過有更多的駁斥聲音認為:雖然比磁條卡更安全,卻因為其高成本而遲遲推廣不開。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個國際卡組織在2003年就聯(lián)合制定了銀行芯片卡統(tǒng)一技術標準EMV。按照央行擬定的銀聯(lián)標準PBOC2.0芯片卡(IC卡)總體目標,國有商業(yè)銀行應在2013年年底前全面發(fā)行金融IC卡;全國性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應在2015年年底前全面發(fā)行金融IC卡;自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發(fā)行的銀行卡應為金融IC卡。不過,一些業(yè)內人士并不看好芯片卡的未來。業(yè)內的專家認為,技術潮流的速度超過大家的想象。
一種可能是,中國還未過渡到芯片卡時代,便直接跳入移動支付時代,即信用卡直接與手機綁定。”
網絡支付風險
網絡支付這種不見卡不見人的隔空打牛式支付方式,讓信用卡支付增加了危險系數(shù)。實際上信用卡作為支付工具已經越來越網絡化。網絡經濟活動要求資金支付實時、迅速,傳統(tǒng)的現(xiàn)金、票據支付等方式難以適應,而網上支付很好地滿足了以上要求。
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末中國互聯(lián)網支付交易規(guī)模達7760億元,同比增長112.6%;2012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額將超過1720億美元,預計通過各種方式參與移動支付交易的用戶數(shù)量也將達到2.122億。隨著使用率的增加,出現(xiàn)漏洞的信息安全也使得爆發(fā)率增長了不少,信用卡網絡安全隱患的根源在于賬戶和密碼信息被盜。
最初級的是直接向持卡人索要,稱“異常賬戶活動”,要求持卡人提供銀行卡卡號及密碼。升級版的是密碼小偷會建立一個與正常網站極為類似的頁面,在持卡人網購時通過釣魚網站取得信用卡支付密碼,再通過網絡盜刷。
還有一種情況是持卡人在網吧等公共上網場所進行網上交易,或者使用代理服務器進行交易時,中途信息被截取,被“黑客”盜取卡號及密碼。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使用軟鍵盤也仍然有安全隱患,因為軟鍵盤只是防止鍵盤上記錄信息,而不能防止傳輸過程中的危險。
“最終網絡支付安全,取決于服務提供商對數(shù)據加密的技術。如果數(shù)據包經過加密,就算中途被截取一般情況下也很難被破解。另外,在信用卡網絡支付中,U盾被業(yè)內人士認為是目前最安全的手法。而由于許多網絡支付其實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來完成,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在網絡支付領域做了許多創(chuàng)新。
銀行員工盜卡風險
家賊難防。銀行員工作案在信用卡風險中比重不大,但也不可忽視。
歌星孫楠就曾經因為銷卡未銷戶,被某銀行信用卡中心職員獲取了個人資料,并以其名義補辦鉆石信用卡,盜刷了120萬。這個案例中引人注目的兩個點分別是:信用卡已經注銷還存在風險嗎?
信用卡的額度怎么會高達120萬元?
如果不想使用信用卡了,如何注銷信用卡?是不是向銀行提交注銷申請就萬事大吉了呢?可千萬不要大意,注銷信用卡也是存在風險的。
很多人可能認為注銷了信用卡就注銷了賬戶,但事實上,二者并不是同一件事情。
一位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門負責人表示,磁卡交易需要由交易終端發(fā)送信息,還要有銀行回應才能完成交易,已經注銷的卡片,由于不能得到銀行的回應而不可能交易成功。但是如果單單注銷了信用卡而保留賬戶,那么客戶的個人信息也依然保留。如果這些個人信息被非法分子獲取,就可以向銀行提交恢復信用卡的申請,而若銀行在信用卡恢復審批上存在漏洞,批準了申請,信用卡密碼被重新設置激活后,就有被盜刷的風險。
作為那些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時,如何減少在使用過程中的風險呢?首先,自己的卡當然需要妥善處理,如果需要是銷卡,應該沿磁條剪斷報廢,避免磁條中的個人信息泄露。另外,銀行在這個時候,也要做到關鍵的“把門”
位置的作用,避免客戶的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竊取。
相關消息:銀監(jiān)會成立銀行業(yè)消費者權益保護局
據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20日從中國銀監(jiān)會獲悉,銀監(jiān)會銀行業(yè)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已正式成立。銀監(jiān)會相關負責人在當天舉行的銀行業(yè)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會議上強調,保護銀行消費者權益是監(jiān)管工作的重要目標,銀監(jiān)會系統(tǒng)要切實把消費者權益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銀監(jiān)會相關負責人強調,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及監(jiān)管部門要全面落實銀行業(yè)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要求: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必須切實承擔保護消費者權益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加強銀行產品和服務設計、營銷等環(huán)節(jié)的行為規(guī)范;完善和優(yōu)化消費者投訴處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