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坐出租,盡量遠離那個小屏幕。”
“出租車小屏幕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呼吁出租車公司重視并予以拆除。”
近日,上海市民都在紛紛議論一起車禍。兩乘客坐在出租車后排位置,出租車與前車發(fā)生追尾,造成駕駛員和兩乘客一死兩傷,其中坐在副駕駛座后面的乘客頭撞車載視頻不幸身亡。對此,曾經(jīng)一度引起市民爭議的出租車“車載視頻”再次被頂上“風口浪尖”,車載視頻究竟會不會危及乘客的安全?該不該拆掉?
車禍中乘客頭撞屏幕身亡
記者從上海市城市交通運輸管理處了解到,10月1日,一輛強生出租車在前往浦東機場的過程中,與前方一輛急停的小車發(fā)生追尾事故。當時,出租車后排坐有一對夫妻,坐在駕駛座后方的妻子輕傷,而副駕駛后的丈夫不幸身亡。
一位自稱“群賢堂主”的網(wǎng)友在微博中稱,好友坐出租遭遇車禍,頭部撞擊副駕駛座椅背后的液晶廣告屏而去世。對事故的進一步猜測分析稱,當時只是一起普通的出租車追尾事故,現(xiàn)場情況并不很“慘烈”,司機和女乘客只受輕傷,“死者頭撞屏幕,屏幕玻璃被撞碎,是玻璃插入大腦而導致死亡。”
對乘客死因究竟是什么,上海市運管處、強生公司均認為,事故意外必然是多個因素造成的,如高速行駛撞擊猛烈、乘客未系安全帶、頭部遭撞擊等等,而不能簡單地將死因歸咎為右前座頭枕背后安裝了液晶屏,甚至據(jù)此認為申城出租車不安全。
這場車禍信息被披露后,在市民中引起廣泛熱議,許多市民反映,曾在司機急剎或追尾時,自己的頭、臉部撞在了液晶屏幕上,磕斷門牙、撞出鼻血甚至鼻梁撞斷的都有。
市民王女士便是受害人之一,有一次,她從徐家匯打車回家,坐在了副駕駛座位后面,正對著廣告屏。“車子開著開著突然一個急剎車,我一下子撞到了屏幕上,鼻子當場被撞得直流鼻血。”
類似的事故在殷小姐身上也發(fā)生過。她臉上有一道淺淺的長達6厘米的疤痕——這是她在打的時,由于出租車追尾,坐在后排的她因慣性前沖,臉部被副駕駛座背后的屏幕劃傷所留下的。為此,殷小姐獲賠2萬余元。
龐大的流動廣告發(fā)布空間
近日,記者多次乘坐帶有坐椅屏幕的出租車。這些屏幕均嵌在副駕駛座的頭枕內(nèi),長約20厘米,寬約15厘米,四周多為深灰色塑料邊框,四周棱角稍微突出于頭枕平面,屏幕材質(zhì)比較硬。
記者注意到,屏幕與乘客頭部處于同一水平線上,且距離較近。遇到急剎車,身材不是很高大的乘客整張臉幾乎會貼到屏幕上。出租車后排座上有安全帶,但是都被罩在椅套里,不容易被看到,抽拉也比較費勁。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周青教授認為,汽車出廠后安裝坐椅屏幕,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汽車在上市銷售之前會經(jīng)過各種碰撞試驗,但目前我國的汽車碰撞試驗主要針對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一些汽車安全評價體系來進行,汽車在出廠時并未安裝坐椅屏幕,因此目前并沒有針對此的碰撞試驗。
上海律師王平指出,硬質(zhì)的視頻設(shè)施是極大的安全隱患,而且屏幕上沒有任何警示標志。如果發(fā)生了意外,乘客受傷,且與該設(shè)施有關(guān),那出租車公司就存在過錯,應該承擔由此而產(chǎn)生的所有損害賠償責任。
一位在出租行業(yè)專門從事安全服務的人員坦言,近幾年來,出租行業(yè)似乎進入了微利時代,在車上做廣告來增加企業(yè)效益已成潛規(guī)則。“這是件糾結(jié)的事,從經(jīng)營者角度講,靠廣告來增收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安全角度講,最好還是不要裝。”
記者了解到,目前滬上的四大出租車公司,幾乎都有自己的廣告公司,能夠利用出租車的“流動地盤”,做一些商業(yè)廣告和公益廣告。上海有5萬輛出租車,也是一個龐大的流動廣告發(fā)布空間,廣告公司自然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塊陣地。
“出租車企業(yè)應該在保證乘客安全的前提下考慮增加收益,如果利益最大化與運營安全發(fā)生矛盾時,應該以安全為重。”上海政法學院社會管理學院院長章友德表示。車載視頻并非構(gòu)成車輛的必備構(gòu)件,而是一種外加裝置,它在正常情況下可能是安全的,但這并不等于沒有安全隱患,一旦出現(xiàn)極端、特殊情況時,這一裝置很有可能成為引發(fā)安全事故的導火線。
章友德建議,相關(guān)方面應請第三方對裝置所處的位置、材料,硬度等方面進行鑒定,確定其在特定環(huán)境下是否可能對乘客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