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惟有將服務提升至與營銷同等的戰(zhàn)略高度,才是車企贏得市場的恒久之道。
多家車企和經銷商正如坐針氈。國內車市競爭日趨激烈,新車利潤持續(xù)下滑,快修店擠占市場趨勢不斷顯現,以往的經營模式開始遭遇多方挑戰(zhàn)。
事實上從前年開始,隨著車市增長逐年放緩,追求規(guī)模已不再是車企的最大訴求,多家汽車廠商打出了各自的“服務品牌”。這反映出車企對服務品質的重視,也為消費者購車提供了一項重要的參考標準。
如果說過去10年車企營銷還主要是依靠新車吸引眼球,那么未來10年惟有將服務提升至與營銷同等的戰(zhàn)略高度,才是車企贏得市場的恒久之道。對于這個道理,中國車業(yè)掌握得并不晚。
售后服務急轉型
就在不久前,一汽-大眾對區(qū)域架構進行大范圍調整,引人注意的是,一汽-大眾在以往專設營銷總監(jiān)的基礎上,6個大區(qū)新增一名服務總監(jiān)。
不僅是一汽-大眾,在這之前已經有多家車企將“服務”提升至總監(jiān)級別。這種態(tài)勢需要企業(yè)對區(qū)域營銷管理進一步細分,以保證決策更貼近市場,提高效率。在原有銷售總監(jiān)、市場總監(jiān)的基礎上新增服務總監(jiān)一職,即是為保證銷售服務職能更專業(yè)化。
一位行業(yè)人士分析認為,車企的調整正是基于國內車市如下變化特征:新車銷量增速放緩,二次購車用戶比例增加,三四線城市成為拉動汽車市場的主要力量。
應該說,相對國內汽車產品與國際同步的速度而言,汽車服務的發(fā)展還處在初步階段。目前汽車服務的內容已較4S店誕生之初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正是基于此,車企紛紛推出特色各異、本質趨同的服務品牌項目。
車市增長新動力
在形形色色拓展增值的項目中,金融服務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百強W迪將享受30%低首付,1.99%起低利率金融方案”、“雷克薩斯推出零利率零首付”……新年伊始,類似這樣的貸款購車促銷語頻繁出現在車市的促銷廣告中。
按照行業(yè)分析師的論斷,汽車金融業(yè)務規(guī)模擴大,正是從側面說明了車企服務多元化時代的到來。以往車商在促銷方面只知道降價的途徑,還不太會利用汽車金融手段,如今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選擇面更廣。
毫無疑問,以往車商通過賣車賺快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通過金融服務建立品牌與顧客的良好互動,進而建立起來一整套規(guī)范的售后盈利模式,對于國內汽車廠商“微增長”時代運營有著特殊的意義。
差異化競爭利器
在從產品營銷轉向服務制勝的過程中,消費者無疑是最敏銳的先知者。隨著近年來國內汽車市場的飛速發(fā)展與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觀念也隨之發(fā)生改變,由之前單純追求品牌與質量向既追求品牌、質量,又追求良好的售后服務體驗轉變。汽車售后服務水平的高低,正成為影響車企營銷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服務好已經形成有利于日系汽車營銷的口碑。北京一位先后購買了日系車和其他系車的消費者告訴記者,或許以前沒有太多感受,但在對比之后才發(fā)現,日系的服務真的好得多。
而從大多數消費者感知來看,這種服務的差別,不是某個店的個體化差異,而是整個售后服務體系能力上的差距造成的。
或許售后服務不會像產品性能那樣通過數字就可以讓消費者看清楚,但卻是更考驗企業(yè)體系能力建設和內功的地方,以此就能看出差別。
多家堅持打服務牌的日系車企,如今已經感受到服務營銷的甜頭。
如果用量化的數據來評價汽車后市場,有業(yè)內人士曾以“3000億元市場規(guī)模、40%利潤率”來概括遠景。數據足夠誘人,但關鍵在于踏踏實實地服務投入和重視。誰真心付出,誰就能領跑下一個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