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煙臺檢驗檢疫局在對1批來自巴拿馬的卡雅楝原木進行檢疫時,截獲三種檢疫性有害生物活體成蟲,經(jīng)實驗室鑒定,確認為材小蠹(非中國屬)[Xyleborus spp. (Non-Chinese)]、長小蠹屬(非中國屬)[Platypus spp. (Non-Chinese)]和中對長小蠹[Platypus parallelus],均為煙臺口岸首次截獲。在該批貨物中,還同時截獲了雙棘長蠹、擬步甲、大谷盜、粉蠹、蝎子、非檢疫性螞蟻、閻蟲和小菌蟲等活體生物。目前已按規(guī)定對該批貨物進行了有效的熏蒸除害處理。
材小蠹屬種類分布范圍廣,可危害針葉樹和闊葉樹種,其對木材和森林所造成的損失最高可占蟲害全部損失的50%左右,因此有人稱其為“森林癌癥”。長小蠹屬(非中國屬)和中對長小蠹屬外來植物檢疫性林木害蟲,是一種對林木危害性很大的昆蟲。以上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將對國內(nèi)農(nóng)林生產(chǎn)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無法估量的影響。
對此,檢驗檢疫部門建議:一是進一步關(guān)注國外有關(guān)動植物疫情,有針對性地加大對入境貨物的檢驗檢疫力度;二是相關(guān)進口商要進一步學習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合同中盡量申明檢驗檢疫要求,確保貨物和運輸工具不能攜帶活體有害生物,必要時對貨物進行有效的除害處理,同時做好裝運過程中的貨物防護;三是一旦發(fā)現(xiàn)疫情,立即封存貨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同時進行徹底的有害生物滅活處理或燒毀處理。(通訊員:張啟華)
張啟華